近日,記者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政府獲悉,該旗剩余的4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降到零。
鄂倫春自治旗是呼倫貝爾市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地處大興安嶺深處,素有“北國碧玉”“綠色凈土”“鮮卑民族發祥地”之美譽。
北緯48度至51度的寒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使這里樹種豐富,森林茂密,成為國家森林生態功能限制開發區。但是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產業項目結構單一,貧困人口基數大,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64戶14289人。
2018年,《北京市與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孕育而生。同年4月,承擔幫扶重任的北京西城區團隊深入鄂倫春旗,雙方簽訂《攜手奔小康行動協議書》,在7個方面23個幫扶事項達成一致共識。
3年來,北京市投入1.6億,其中西城區投入6104萬元,促成食用菌、中草藥、光伏、深加工等67個主導扶貧產業幫扶項目一一落地,持續深化醫療、教育、文化、就業等方面交流合作……一系列“大手筆”的“京蒙”幫扶,如滴滴“甘霖”滋潤著祖國北疆這片沃土。
千余村民喝上“放心水”
“以前吃水心里都恐懼,現在喝著甘甜可口的安全水就是舒坦?!倍鮽惔鹤灾纹鞛豸敳艰F鎮躍進村民劉興國美滋滋地說道,“真要感謝京蒙幫扶讓我們吃上了放心水”。
躍進村是鄂倫春旗癌癥患者相對高發的區域,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村民質疑飲用井水是癌癥高發的主要誘因。
群眾期盼改善水質,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京蒙幫扶的紅利,西城區積極協調對接中國地質調查局,捐贈200萬元打百米深水井14眼,惠及8個村12個組1050人,解決了地域貧困群眾和村民安全飲水問題。并捐贈220萬元在該旗東部地區開展1:2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項目,為選準扶貧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致富花”產業年帶動萬人增收
“金蓮花是老百姓的‘致富花’,在中草藥基地干活的建檔立卡戶每天最少賺150元?!苯鹕徎ǚN植大戶、諾敏鎮蘭巴庫村民涂小軍說。
諾敏鎮是鄂倫春自治旗最南端以農業為主的獵區鄉鎮。當前,該鎮中草藥基地加工廠試生產加工金蓮花干品3千余斤,按照市場價90元/斤,產值達27萬元。
近日,鄂倫春自治旗諾敏鎮貧困群眾在中草藥基地分揀中草藥金蓮花。侯玉鵬 攝
2019年,該旗注入西城區幫扶資金570萬元建成諾敏鎮中草藥基地。經過2年的發展,以金蓮花、平貝母為主的中草藥種植規模已達6500畝,為200余戶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享受月薪2千元附加三險等優惠待遇,年帶動近萬人次務工增收。
三年來,西城區重點實施了烏魯布鐵鎮食用菌菌包廠和滑子菇基地2個項目、諾敏鎮食用菌基地、大楊樹鎮2400噸食用菌深加工項目,搭建北京消費扶貧市場平臺,形成了閉合式扶貧產業鏈條,帶動村級食用菌扶貧產業基地23個、貧困戶630戶實現增收。
200戶貧困戶將實現人均增收5千元
北京市西城區掛職干部,鄂倫春旗委常委、副旗長劉軍良介紹:“三年來,西城區7個街道辦事處分別與鄂倫春旗10個鄉鎮結對,5家國企和9家非公企業分別與20個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西城區殘聯援建額爾肯村殘疾人扶貧助殘示范園,帶動29名貧困殘疾人人均增收500元;西城區衛建委投入750萬元,援建宜里鎮衛生院、托扎敏衛生院,購置了數字X線乳腺攝影系統醫療設備;西城區教委與該旗對接學校達到9所,投入485萬元,援建諾敏河小學附屬幼兒園綜合樓,解決了當地適齡兒童無園可入的困難……”
“摘帽不摘幫扶”。劉軍良說,在鄂倫春旗大楊樹鎮工業園區,由“京蒙”扶貧資金注入的年產5萬噸有機肥項目和2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之中。建成投產后,有效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按投入資金的5%收益作為村集體經濟進行分配,確保農民增產增收。項目預計吸納 2千戶農戶從事綠色有機農業發展,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80人就業,將帶動貧困戶200戶年人均增收5千元。
京ICP備:05005722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01123號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京備200916
北京昌平廣播電視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