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本月起實施,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高頻”關鍵詞。但對于全市2000萬常住人口來說,2萬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夠用嗎?記者探訪發現,有指導員值守的垃圾桶,和沒人值守的相比,分類效果迥異;而即使垃圾桶有指導員“承包”,如果人手不足沒人盯著,桶里就會冒出“混裝”垃圾,分類成效大打折扣。
一上午分好的垃圾“全毀了”
正是中午飯點兒,不過幾分鐘時間,常師傅急匆匆地將盒飯扒拉到嘴里,重新戴上膠皮手套,趕回不遠處的崗位——“生活垃圾分類驛站”。
5月1日起,常師傅開始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他都要在小區中新設立的生活垃圾分類驛站值守,上、下午各4小時,風雨無阻。除擦拭4個新配置的垃圾桶、清潔驛站附近的地面、不時噴灑消毒藥水外,他最重要的任務是要保證桶內垃圾必須準確投放。
匆匆忙忙趕到垃圾分類驛站前,常師傅心中一沉。他看到,可回收物垃圾桶的蓋子已被掀開,桶內亂七八糟扔著沒有蓋嚴實的快餐盒,菜湯流得滿桶都是。常師傅花了一上午時間整整齊齊捆扎的快遞牛皮紙箱上,沾滿了剩菜剩飯的油污?!斑@沒法要了,只能當其他垃圾扔了?!背煾祰@了口氣,惋惜地將紙箱從可回收物桶中拎出,抖落掉飯粒、菜葉,將紙箱扔進了其他垃圾桶內?!熬统鋈コ钥陲埖墓し?,一上午都白分了……”常師傅很無奈。
在常師傅工作的小區,“四桶齊全”的垃圾分類驛站只設置了一處,其他點位則擺放著由廚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組成的“簡易版”垃圾分類桶站。記者注意到,常師傅值守時,只要有人來扔垃圾,他便會立刻迎上前,監督指導居民扔垃圾的全過程,有時還會動手幫居民分揀扔錯的垃圾,確保扔出的每一樣垃圾都準確地進入不同的垃圾桶。但小區內沒有人值守的垃圾桶站,很多廚余垃圾仍然混著其他垃圾一塊扔。
“小區就我一個垃圾分類指導員,根本盯不過來?!背煾嫡f。
每1000人才配1名指導員
按照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要在居住區設立“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指導員的主要任務,除了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還要指導居民正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本市有多少垃圾分類指導員?市城市管理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
北京作為超大型城市,2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夠用嗎?記者拿一組數據簡單換算了一下,全市共有街道(鄉鎮)333個,社區和村加在一起共7122個。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市常住人口達2153.6萬人。這么算下來,平均每千名常住人口才能配上1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如今的2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似乎遠遠無法滿足全市需求。
小區物業應安排人員值守
在垃圾分類指導員本身數量已不足的情況下,今年年底前,本市將有更多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啟動創建。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全市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將覆蓋9成以上的街道鄉鎮。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調研員吳潤江告訴記者,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須配備專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這也就意味著,本市333個街道(鄉鎮)中,年底前至少要有300個街鄉鎮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并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
想要實現“人盯桶”,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數量不足怎么辦?吳潤江表示,除街道(鄉鎮)負責招募的2萬多垃圾分類指導員外,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也要履行職責。以住宅小區為例,物業作為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就需要安排相關的人員在垃圾分類驛站或是桶站旁進行指導或是檢查。此外,街鄉鎮還可以招募一些熱心居民,擔任垃圾分類志愿者,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指導中來。
京ICP備:05005722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01123號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京備200916
北京昌平廣播電視中心版權所有